如果要讨论苏联解体中的最大“罪人”,许多人首先会想到戈尔巴乔夫。他是宣布苏联解体的人,也是他的一系列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崩溃。然而,另一位在苏联解体中同样扮演了极为关键角色的人,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叶利钦。虽然这一事实经常被遗忘,但从责任的角度来看,叶利钦可能比戈尔巴乔夫还要“罪责”更重,甚至应该排在戈尔巴乔夫之前。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尽管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但他当时的初衷是为了拯救苏联。然而,他采取的改革路径存在巨大失误,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而叶利钦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他的目标并非挽救苏联,而是推动苏联的解体,为自己争取成为俄罗斯总统的机会。自1985年起,叶利钦的行动几乎完全围绕着让苏联崩溃展开,激烈与苏联的体制对立,推动国家走向分裂。
很多人可能会疑问,叶利钦为何要亲自摧毁苏联?毕竟,苏联的领土辽阔、资源丰富,综合实力远远超出俄罗斯。戈尔巴乔夫都曾推动过总统制改革,那叶利钦为什么不趁机争取成为苏联的总统?他究竟对苏联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
展开剩余85%叶利钦的动机其实极为复杂,而他与苏联的仇恨可以追溯到他童年的经历。1931年,叶利钦出生在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一个富农家庭。那个时期,斯大林正在推行农业集体化,许多家庭的财产被没收,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叶利钦的家族也未能幸免,由于富农身份,他们失去了大部分财富。这段经历深深影响了年幼的叶利钦,埋下了他对苏联体制的深刻不满。
然而,叶利钦的早年经历并非仅仅是仇恨的根源。他的求学过程实际上也相当励志。尽管家境贫寒,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叶利钦成功考入了乌拉尔工学院,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他的建筑专业知识为他开辟了更广阔的晋升道路,从一个普通的建筑师逐渐成为苏联建筑部长,甚至进入了苏共中央的高层。
但真正改变叶利钦命运的,是两件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首先是1956年赫鲁晓夫发起的去斯大林化运动,彻底否定了斯大林的历史地位。这个历史清算让年轻的叶利钦震惊不已,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曾经认为神圣的苏联体制竟然也能在历史变迁中被彻底否定。第二件事则是1961年,叶利钦应邀赴美国出差,亲眼目睹了美国商店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这一幕让他深感震撼。在他眼中,苏联的轻工业存在巨大差距,很多生活必需品不仅供应不足,甚至需要提前预约,而美国的普通民众则可以轻松购买到各种商品。此行的经历让叶利钦开始质疑苏联的制度,并渐渐倾向于西方化,认为苏联应当向美国学习,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但这种观点并非完全准确。美国确实在生活水平上高于苏联,但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资源差异,而不仅仅是体制的差距。苏联的体制虽然存在缺陷,但与美国的差距并非完全归咎于制度问题,更多的是由于两国的发展历程的不同。叶利钦忽视了这些复杂的历史背景,将苏联的不足完全归咎于体制问题,认为只要通过私有化和西方化,苏联就能迅速复兴。这种错误的思维最终导致了俄罗斯经济的困境,也为未来埋下了祸根。
值得一提的是,叶利钦非常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动机。在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之前,叶利钦并未直接表现出与苏联体制的激烈对立,反而通过伪装自己为忠诚的苏联支持者,逐渐积累了政治资本。作为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领导,叶利钦深入基层,亲自调查研究,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他的形象是务实勤政、与腐败特权阶层截然不同,这为他树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几乎没有人预料到他会在未来成为权力斗争中的重要人物。
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未能如预期般成功,民众的失望情绪逐渐积聚,叶利钦终于迎来了表现自己真实立场的时刻。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仅没有缓解苏联的危机,反而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在这个时刻,叶利钦果断站出来批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彻底,并提出了更加激进的改革方案。他声称,只有通过彻底的私有化和西方化,才能拯救苏联的困境。尽管他的言辞极为激烈,甚至因此失去了职务,但他却因此获得了“民主斗士”的称号。
从这一角度来看,叶利钦之所以执意摧毁苏联,除了出于个人的政治理念外,还因为他看到了通过解体苏联来提升自己政治地位的机会。他通过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塑造了自己作为“民主斗士”的形象,为自己争取了更多的支持。叶利钦的目标从来不是仅仅改变苏联,而是通过这场彻底的改革为自己在俄罗斯的领导地位奠定基础。
虽然如此,叶利钦也曾考虑过与苏联的老一辈领导人合作,如亚纳耶夫和亚佐夫等人,合力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试图恢复苏联的旧体制。然而,叶利钦对西方的崇拜让他不愿走这条路线,而且如果加入苏联元老的阵营,他也难以获得足够的权力。因此,最终为了追求更大的个人权力,叶利钦选择了支持彻底解体苏联的方案。
同时,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未缓解苏联内部的矛盾,反而让这些矛盾变得更加公开和尖锐。到了1980年代末,尤其是波罗的海三国等加盟共和国,已经明确表达了分裂的意图。此时,苏联的完整性已经变得岌岌可危。若戈尔巴乔夫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叶利钦并不会选择推动苏联解体。然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叶利钦看到了解体苏联后获得权力的捷径。
对于叶利钦推动苏联解体的原因,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也做出了深刻的总结。他认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共自身的错误与衰退,而叶利钦等人的错误宣传以及过度崇拜西方,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久加诺夫的看法可以说是相当准确。叶利钦上台后的表现也暴露了他原先的伪善本性——他曾以清廉形象示人,但很快便被揭露出涉及严重的贪污;他宣称自己支持民主,但面对议会的反对时,却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武力镇压;他承诺私有化会带来经济复兴,但结果却让俄罗斯陷入了深深的经济困境,只有少数寡头从中获利。
综上所述,叶利钦的行为不过是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进行的一场表演,而推动苏联解体则只是他权力博弈中的一部分。正如古人所言:“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只有彻底看清叶利钦的种种行径,才能理解他背后的真实面目。
发布于:天津市